首页 >> 婆罗门参

维护木材安全战略储备是制高点粘蓼

文章来源:欣欣农业网  |  2022-07-01

维护木材安全战略储备是制高点

长期以来,木材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短线产品。一方面,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木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,致使供需矛盾尤为突出;另一方面,随着生态恶化造成的严峻形势,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理念的深入,木材资源供给已由一般的经济问题逐步演变为资源战略问题,尤其在当今低碳经济下,木材资源与石油、粮食等战略性资源一样重要,木材安全问题已开始引起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关注,面对世界各国不断加大本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,我国原木进口难度越来越大。

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、质量不高,木材市场供需缺口问题日益突出,造成木材供应紧张、供需矛盾尖锐的原因有哪些?我国如何尽快改变木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,防止木材供应长期受制于人?要保障我国的木材安全,最根本的措施有哪些?如何缓解日益严重的木材供应矛盾?

供需矛盾凸显 进口难度增大

近10年来,我国木材消费年均增长13.8%,2012年总消费量达4.95亿立方米,其中进口2.35亿立方米,对外依存度接近50%,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费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。而且,随着经济发展、城镇化建设和居民消费升级,木材需求将长期保持刚性增长,供需形势十分严峻。

据最新资源清查结果显示,我国森林资源仍然总量不足、质量不高。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只占世界人均的1/4和1/7,每公顷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%。可采资源树种单一、品质不优、布局不合理,特别是珍稀和大径级用材林存在结构性短缺,一些树种已经无材可用。

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,东北国有林区减产和停止商品性采伐,全国商品材生产已呈“南增北减”态势。2013年,南方15个省区商品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4%,北方天然林区商品材产量下降23%,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1.9%。

一方面,我国原木和锯材的进口量已占全球贸易量的1/3以上;另一方面,受《国际贸易公约》严格限制交易的树种增加到246个,全球已有86个国家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径级原木出口,进口大径材原木已变得难以为继。

储备调节有序 资源永续利用

从我国木材安全总体构架看,保障木材安全,最根本的措施就是立足自身,着眼长远,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推动两个重要作用,实施符合国情林情的国家木材安全战略,探索“生产能力高效、经营规模适度、储备调节有序、生态环境良好”的木材安全道路,经过10年-20年的奋斗,基本实现生产高效集约、资源永续利用的木材安全目标。

近几年,国家林业局相继启动实施了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,建立了国家储备林制度,成立了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,着力构建木材安全保障体系,根本上就是为了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木材安全形势。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,根据中央部署,国家林业局将基地建设作为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》的重大行动之一,编制了《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(2013-2020年)》,明确到2020年,集约建设1400万公顷木材储备基地,目前,我们已在南方15省(区)建成了木材储备基地1830万亩;构建了以契约管理、代储代管、轮换动用和动态监测为制度规范的国家储备林制度,今年已划定国家储备林1500万亩。目标是经过10年-20年的改造培育,具备年动用1000万立方米大径级木材的储备能力,木材储备率达到10%-15%。据此测算,国家储备林划定面积共计需要4000万亩-5000万亩,今年已先期划定了1500万亩;为集中行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优势,推进“政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,解决木材基地建设过程中配套政策不完善、储备信息不畅通、专业人才缺乏、科技手段滞后等问题,我们组建了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,秉持“储材于林、藏富于民、科技支撑、协作共赢”的发展理念,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有序的高效人工林培育市场体系,提高长效稳定的大径级用材国家储备能力,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、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。

当前,木材战略储备工作积极因素增多,总体形势很好。一是中央高度重视,全国人大、国务院参事室、全国政协、两院院士多次牵头开展专题调研,提出了很多有分量的报告、提案和建议。今年3月,8位院士上书国务院,建议加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,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。李克强总理、汪洋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;二是地方态度积极,如广西将木材战略储备的理念上升为自治区党代会意志,作出了打造全国木材战略核心储备基地的决策部署。江西省委、省政府把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纳入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成为林业发展的新亮点;三是部门大力支持,国家发改委新增专项投资用于国家储备林改造培育,财政部结合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重点安排中幼林抚育和基地造林,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支持开展贷款扶持试点,此外还争取到欧洲投资银行4亿欧元的优惠贷款,重点支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,争取到全球环境基金800万美元的赠款,用于信息系统建设和软课题研究。

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国家储备林制度是一项创新工程,要形成政府和市场共同推进的木材安全保障格局,一些政策和制度还有待创新,特别是如何引进利用社会资金,需要我们进行大胆的探索。

体制机制创新 引用社会资金

根据《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规划》,到2020年,要完成营造用材林1400万公顷、年增加木材供给能力9500万立方米的目标,需要投入至少2126亿元资金,建设期内年投资规模在266亿元以上。这么大的投资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不太现实。而且,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,全国8700多万农户得到了1.8亿公顷林地的承包经营权,以及价值数万亿元的林木所有权,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壮大,集体林场、股份制林场、家庭林场、造林大户等新兴主体纷纷涌现。基于此,我们提出引进和利用社会资金的基本思路,就是以增加木材储备为目标,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,以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基地化经营为根本,探索多模式建设、多渠道投入、多元化参与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格局。

木材战略储备特别是基地建设可以通过林地流转、股份合作等形式,解决林地破碎化、经营零散化等问题,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,实现木材战略储备的效益和效率最大化。同时,我们希望引进和利用的社会资金,重点将投向3个领域:一是中短周期用材林,风险低,回收快,可以充分吸纳社会资金;二是长周期用材林,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,鼓励社会资金参与;三是林区基础设施建设,开展多种经营和林下资源开发。

关于引进和利用社会资金的政策需求,初步考虑有以下5个方面。一是财政补贴扶持,对社会主体投资营造林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,在中幼林抚育、林木良种、林业机械等方面,给予补贴或补助;二是信贷资金支持,对社会主体基地建设贷款抵押、担保提供信用支持,建立健全长周期、低利息、政府贴息扶持的信贷政策;三是森林保险支持,对社会资金投资基地建设,给予财政森林保险支持,并纳入森林防火、病虫害防治等机制;四是减免税费负担,社会资金投资基地建设的,可逐步减少或取消征收育林基金,减免基地建设劳务税,对综合利用产品免除增值税;五是完善采伐政策,对社会资金投资基地建设,依据森林经营方案安排采伐计划,并逐步实行采伐指标单列单批制度。

( 作者系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副主任、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副会长 )

( 来源: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:黄采艺 )

武汉无痛人流医院在哪

胰岛素抵抗吃什么好如何预防

南昌中医眼科到哪儿治好

南昌治疗青光眼哪家医院好

南京看灰指甲哪家最好